掌阅小说>都市>抗日小山传奇 > 第一一七章 大战前夕(一)
    他偷偷地灭了几个日军的细作,军长宋哲元无疑是知道这件事的,怕他惹出什么祸事来,而自己却又非常欣赏霍远,就干脆把他升了职,把霍远的部队换防到北平,放在了自己的身边。

    霍远点了一下头算是对刀疤营长敬礼的一个回敬,却伸手接过刀疤营长手里的那把大刀。

    论锋利这把大刀是比不上RB刀的,也远不及他儿子霍小山那把吹毛断发的雁翎刀,因为它是在中国任何一个铁匠铺都能煅造打制出来的。

    但它胜在宽度与厚度上,是典型的砍刀形状。

    刀长900右右,刀前面最宽处达57,后半部的宽度明显减少,刀的最厚处足有5~6,刀身前端比较尖锐,刀的重量在4斤上下。

    刀的护手是常见的元宝形状,刀柄长为215.刀柄后有一个圆形的刀环。虽然这刀的钢口普通,但是由于刀体长,刀面宽,刀背厚,份量足,所以在对上RB鬼子的刺刀和细长条的武士刀时都不吃亏。

    霍远从关外返回关内重新加入到西北军的时候,在著名的长城会战喜峰口战斗中,正是用这样一把大刀砍下了十七个鬼子的脑袋,从而以自己毫无争议的刀法赢得了手下士兵的尊重,才名副其实地做上了团长。

    而刀疤营刚才所演练的破锋八刀是典型的双手刀法。

    正是霍远融会了明代戚继光《辛酉刀法》、程宗猷《单刀法选》等古典刀法的技法精华,根据战场白刃战的特性,进一步简化,从而变成的任何一名普通战士都能掌握的刀法。

    霍远本身就是武术大家,所以对这破锋八刀用的极有心得,所以才能在与鬼子的白刃战中令敌人见刀胆丧,而刀疤营长也正是得益于霍远的指导教练。

    “这把刀怎么还留着,该回炉了。”霍远说道,一边用拇指轻抚刀锋,刀锋雪亮显然保养的很是到位,可那刀的中间竟然有一处小小的豁口,与刀的整体显得极不协调。

    “嘿嘿”刀疤营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一看到这刀上的豁口,我就想起了旅座您用这把刀砍死了带铁围脖的小鬼子,所以就没舍得换掉。。”

    “呵呵,小子!”一听刀疤营长这么说,一下子把正在感叹的霍远逗笑了。

    原来这把刀上的豁口是有典故的,这就要从RB鬼子的铁围脖说起。

    那是在喜峰口战斗之后,日军由于缺乏有效对付二十九军大刀的办法,就发明了一个可笑的铁围脖。

    用一个半月形的铁片,将其折成半圆,在上端打两个孔洞,用铆钉铆在钢盔上。

    戴上钢盔时,铁围脖就围在后脖子上面,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士兵的脑袋不被中国的大刀砍下来。

    虽然还没有广泛使用,但还是被霍远带兵碰到过一回,只是这围脖能护住后面却护不了前面,那日军依然没有在精妙狠辣的破锋八刀下保下命来,只是霍远的大刀也被崩出了一个小小的豁口。

    鬼子这个丢人现眼的办法一时在二十九军里传为笑谈,以后也再不做什么铁围脖以免丢人现眼了。

    “上回去师部听翻译说RB鬼子也迷信,说是如果脑袋是被砍掉的,下辈子就不能接着做人了。”霍远冷笑着说道。

    “艹,他们还说什么下辈子,这帮王八犊子现在就不是人!”刀疤营长怒道。

    一听这话,霍远脸上也起了怒意,这是因为他又想到了几年前被鬼子杀光了的村进而的乡亲。过了好半天霍远的脸色却又黯淡了下来。

    “怎么了?旅长?”伤疤营长不解地问道

    “虽说咱大刀厉害,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咱们在喜峰口那是半夜摸上去的才占了大刀的便宜,白天用大刀和鬼子的刺刀肉搏,伤亡咱们还略大些,咱火器比不上RB鬼子,不和鬼子白刃格斗纠缠在一起伤亡会更大。”霍远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