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阅小说>修真>超陆权强国 > 第357章 巨大的收获(2)
    顾钦斯基抬起头来,报告上的内容他已经大致看完了。笑着听完李汉的奉承话,他笑道:“阁下,你说与我帝国有共同利益,但是却没有说服我国缘何要与你合作。坦白的说,贵国数十个势力中,阁下的势力虽然排行靠前,但是地理位置却约束了阁下的发展,难道您不这么认为吗?”

    李汉冲他微笑点了点头,端起旁边已经有些冷了的红茶,小抿了一口,道:“公使先生,英法德美四国几乎瓜分了整个中国,影响力覆盖整个沿海诸省跟附近十数省,恕我直言一句,我方本可以同美国、同英国、同德国进行跟进一步的交流,但是阁下知道我方缘何在一再再到贵方冷落之后,依旧坚定的认为只有贵方才是我方的最好选择吗?”

    “请直言...”

    “因为贵方没有能力打破美英法德俄日六国对我国各省实质上的影响势力划分,所以,贵方对于我国来说,无疑是最安全的盟友!”

    李汉冷笑了一声,说得很直接,“我国需要崛起,需要购买数以十亿计的机器,数十亿计的军备,二十万英里的铁路,甚至更多更多的东西。因为我国的落后,这些东西大部分都必要从国外进行采购。我方可以允许一个国家在我国崛起的过程中赚取十亿甚至数十亿、百亿的巨额利润,但是绝对不能允许用我们的崛起的利润壮大了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却觊觎我国的领土跟主权的完整!”

    他直视着顾钦斯基的眼睛,“阁下,我们需要一个坚定的盟友,英法不可能、日俄也不会是、德国人如果不改变他们心中的贪婪我们永远不可能是盟友,而美国在世界事务上紧跟着英国脚步的做法让我十分担心,意大利不具备这份力量,剩下的便只剩下贵国一个势力了!”

    顾钦斯基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不过他却没接任何话,只是笑着冲他点了点头,不过奥匈使团的其余几人却跟着交头接耳,小声的用大多数他们都听不懂的字符交流了一小阵。

    “我国不利的地理位置注定了重新崛起需要数十年甚至百年更多的时间,北有强敌俄国、东有***、南有美国、法国、英国,家里还有德国等国在守着,混乱的局面决定了我国必须要付出数十年的努力,才能重新跻身强国之林。而贵国在欧洲遭遇着跟我国一样的局面,俄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甚至波兰(现在在俄国的统治之下)、奥斯曼帝国,环绕着贵国形成了一个势力集团,死死的卡主了贵国往任意地方发展的机会,我认为贵国若想获得快速的发展,必须将注意力从欧洲转向其他地方,比如远东、比如我所掌握的四川跟湖北!”

    顾钦斯基惊诧的看了他一眼,这种见解,他这个多年研究国际事务的老人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看清楚,没想到他竟然也跟自己有同样的看法,顿时心中对他多了几分认同感觉。他点了点头,显得十分赞同:“的确如此,但不知总督大人所说的能够令帝国获得满意利润的‘合作’,具体有些什么内容?如果只是这上面的几份,我想区区不过几百万克朗的利润,我本人虽然有兴趣为阁下劝说帝国政府,但是很难说服那些政客!”

    他倒是坦白,比之前好说话的许多。

    李汉早有准备,一看到局势逐渐朝着有利自己的一面驶去,连忙站起来,将手中周善培方才递过来的一扎文件,依次分发下去,给每一个奥匈使团的代表一份,自己手上只留下一份,然后做了个请的姿势,道:“诸位先生,请你们仔细看一下送到你们手上的这份文件,上面记载了我方打算与贵国合作的具体事项。”

    “啊!”顾钦斯基只是翻开扫了一眼,就被李汉的大手笔震惊到了。

    奥匈使团中的银行代表---罗德里斯克子爵惊诧的长大了嘴巴,直到好一阵才想起来这是什么场合,忙端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总督大人,您确定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他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挥舞着那份文件道。

    李汉交叉着手抱在胸前,“罗德里斯克先生,您认为我哪里开玩笑了?”

    “两年内向我国先后要求五批共计7200万英镑(约莫折合八亿银元、五亿两白银)贷款,这笔巨大的数目堪比贵国庚子年赔款,不是玩笑是什么?”罗德里斯克子爵是个标准的欧洲贵族,打心眼里瞧不起中国人。也是,自从十九世纪英国人用鸦片战争轰开了大清的国门之后,中国人原本在欧洲人眼中巨人的形象顿时沦落为跟非洲黑奴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成为了欧洲人眼中‘低贱’跟‘野蛮不开化’的代名词!

    李汉脸上一僵,庚子之耻一直是国人心中的大痛,罗德里斯克直言这个词汇,摆明了就是打脸。他的语气也跟着冷了起来,道:“阁下,报告上面已经写得十分清楚了,如果阁下还认为有什么疑惑,请往下面仔细看下去。不要只看了一个前缀,就认为整份计划可笑与无知。李某就算是再无知,也不会丢脸丢到了国际上,把我们中国人的脸都丢光了!”

    罗德里斯克子爵被他顶得脸上一僵,刚要发作他旁边的中年白人戴维斯拉了他一把,笑着道:“先生,总督大人的计划宏大切十分具有可行性,请您往下面看下去,我认为十分不错!”

    罗德里斯克子爵似乎对他十分忌惮,一看到是他拉着自己当下面上灿灿,点了点头也不说话,低头继续看了下去。

    7200万英镑,这是李汉提出的一份惊人计划,为的就是在未来几年之内令军政府踏上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为此他选择的是透支未来,即,选择向未来借债来发展自己,用得却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红色共和国所用的那一套。

    李汉笑着跟一脸担忧跟震惊色望着他的周善培、陈耀祖两人点了点头,示意他们耐心的等下去,没有任何问题的,的确,他自己心中有六成的把握,仅靠这一份计划便能说服奥匈帝国选择‘投资’他!

    果然如他所料的那般,奥匈使团全权特使顾钦斯基没多久便皱起了眉头,不过却很认真的一条一条往下面看了下去。而那位之前对待他表现的十分傲慢的奥匈银行代表,很快脸上也开始又惊诧变得略带兴奋与欢悦,结果自然不必多少了!

    7200万英镑,这是李汉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苦心思考,结合后世改革开放之后引进外资投资的经验,制定出来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合约签订之后的三个月内,奥匈帝国需要向他提供‘400万英镑’的借款,其中一百万英镑为等价的金银等贵重金属,其余三百万用于支付军政府向奥匈帝国采购的全部机械跟内江炮舰的费用,除此之外还剩余的四十一万英镑,将由军政府委托奥匈帝国,代为在国际市场上收购等价的粮食,也就相当于,这四百万英镑除了其中一百万贵重金属外,其余全部用于采购奥匈帝国的商品,即奥匈帝国借贷给他购买自己的商品,从中奥匈帝国不但可以赚取到贷款年息、还有采购中介跟运输费溢额,光是这一笔利润就在六十万英镑左右,还不算三百万英镑的机械采购对于奥匈帝国国内制造业跟农业生产的刺激所能创造的利润!

    这无疑是个稍微懂点经济跟金融知识的人都会点头应下来的协议!